华体会电话客服 专业提供工业除湿机,hthcom华体会 ,华体会牵手曼联俱乐部 等产品,欢迎来电咨询定制。 公司简介|研发团队|网站地图|xml地图
华体会电话客服

工业除湿机·华体会牵手曼联俱乐部 ·hthcom华体会 ·非标定制

全国咨询热线 133-6050-3273
您的位置: 新闻动态> 企业动态
净无止静,单向流新风再思考

净无止静,单向流新风再思考

作者:CEO时间:2023-02-06点击:0

信息摘要:读过我第一篇文章的读者应该知道,在2019年完成自家装修后,我一开始想写和分享的内容其实非常多,但说实话坚持文字输出是个枯燥且考验定力和毅力的事情,女儿的出生更是让业余时间变得零碎且短暂,很难再集中精力

净无止静,单向流新风再思考

净无止静,单向流新风再思考

  读过我第一篇文章的读者应该知道,在2019年完成自家装修后,我一开始想写和分享的内容其实非常多,但说实话坚持文字输出是个枯燥且考验定力和毅力的事情,女儿的出生更是让业余时间变得零碎且短暂,很难再集中精力去输出大篇幅高质量的文章。

  但是,每当后台收到读者反馈得到了很大启发和帮助的时候,每当的关注数还在持续增长的时候,每当收到读者的点赞和打赏的时候,我还是觉得,要坚持下去,把最新的经验与思考分享给大家,不辜负各位读者的关注与鼓励。

  距离上一篇单向流新风文章发表已经过去了大半年时间,距离上一篇二联供能耗的体验报告也快过去了一年。这段时间里,其实我仍旧在不断更新着家里的设备,调优系统的配置和参数。折腾的过程中,对各种舒适设备的理解深度又有了进一步加强。

  那么今天这篇文章,我想分享一下最近这一年我对家里新风系统的更新改造过程和设备使用总结。同时这篇文章,我想从我的实际经验中,总结出更多共性的结论,以提供给各位进行复制和借鉴。俗称,抄作业。

  我家的格局、新风布置的相关前情提要,建议先看完这两篇:

  单向流新风的进阶之路(上)

  单向流新风的进阶之路(下)

  那么在上面的基础之上,我家到现在,新折腾改造的内容主要集中在除湿、降噪和重新规划新风气流路径上。

  为了解决回南天的高湿度室外空气进入室内的问题,我在DIY的新风风路上串联了一台除湿机,通过diy的软管进行连接。这样在极端潮湿的天气,开启这台除湿机能对新风进行预处理,降低入户空气的湿度。

  大概结构和气流走向如下图,净化过后的空气经过除湿机单次除湿,然后整流降噪后送入室内:

  在南方用过除湿机的业主应该赞同我这句话:没有任何一台除湿机能用于卧室夜间,无论他再怎么号称静音,压缩机产生的噪声和震动一定会让人无法安然入睡。

  像我这样把除湿机放在室外,进入室内的噪声确实被削减了不少,相对没那么恼人了。但是除湿机正常的用法是多次循环除湿提升效率,而我这样与新风机串联使用相当于完全依赖除湿机的单次除湿能力,实际用起来效率下降明显,标称20L/d的除湿能力,实际上能有10L/d就不错了。

  这里肯定有朋友问了,为什么不让除湿机就放在这个小空间自由工作,答案是我试过,完全没效果,因为除湿机工作过程会产生热量,除湿机工作空间过于狭小反而会导致局部温度过高,进而导致除湿机效率下降明显,基本无法除湿。狭小空间内,只能采取这种串联方法单次除湿,且新风量不得低于除湿机风量,不然也会温度超高减弱效果。

  所以说,我这个做法的作业,相当不好抄。

  那么比较好的办法,是新风送入室内某个缓冲的房间,比如衣帽间、书房等,在这个房间内放置除湿机自由工作,这样新风量比较自由,且除湿机在大空间内散热良好,除湿效率也高。

  当然,南方除湿问题,尤其不少别墅业主地下室湿度问题更为严重,需要更系统的解决方案和防范办法。限于篇幅我就不在这篇文章展开讲,我后面会单独写一篇给各位参考。

  因为父母经常过来看孩子,楼下的客房空气质量也进入我的折腾范畴。

  这个房间显然不可能再骚操作外置新风设备了,只能买成品壁挂新风,看了一圈产品评论后,在618以不到1千元买了一台智米新风试试水。

  装起来发现了噪声问题居然还是跟以前自己diy的设备一样绕不过去,智米新风一共有五个档位,分别是间歇档、睡眠档、一二三档,官网提供的风量和噪音数据如下表(我怀疑有很大水分),我实测一米开外(图中可见控制手机和分贝仪粘墙上)噪声如下:

  档位风量m3/h标称噪声db实测噪声db听感测量时环境底噪间歇3826.1未测试无感知31.1睡眠5226.731.7无感知31.11档.436.9明显感知,不太适合睡眠31.12档未标注未标注44.8白天也会明显觉得吵31.13档.350.8很吵31.1

  缺点很明显了,噪声表现比较让人失望,作为一个主要改善睡眠质量的设备,睡觉的时候只能开睡眠档也就是50风量,室内两个人二氧化碳浓度是绝对不可能压制在1000ppm以下的,只能说有比没有好吧。

  优点呢,首先那必然是便宜,在最大220风量这个范畴内应该是性价比相对高的一个选择。其次那就是接入了控制系统,可以比较方便的联动控制,比如可以在油烟机工作时候提升档位辅助油烟机更好工作。

  那么作为总结意见,对于1500元以内价位的新风,如果要装在卧室使用且对噪声敏感,那么可接受噪声范围内,真实可用风量大概率只会有设备标称最大风量的30-40%。所以你要问我那些标称最大风量100以内,巴掌大的所谓卧室用新风主机,我劝你千万别买,那些工业垃圾真实能用的风量恐怕只有30或者更低。

03

影音室的新风改造

  到了2020年的秋末的某一天,在影音室撸划船机的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马上进入十二月要开地暖了,而我家影音室面积是有21平方的,按常规铺了两路地暖管,这没毛病,但是这间房又是恰恰没有窗户的,导致的结果是在冬季这间房通常是最暖和的房间,比客厅要高1-2度,而我之前的新风气流组织里,这间房是个装了排气扇的新风末端,也即暖空气是直接排出室外的,仔细琢磨了一下似乎没有充分利用这间房的有效热量。如图中左下角为排气扇和管道气流方向。

  有了想法就开始说干就干上马改造,在不新增外墙开孔的前提下,最方便的改造办法还是老套路,空气净化器3魔改。管路就直接拆下之前的排气扇,对接上净化器,成为一个新风的送风端。

  这次改造后,这台机器成了我家的主力新风,因为首先这间房热量充沛,这里送风对全屋温度影响最小;其次这里不是卧室,风速偏大噪音偏高也毫无压力;第三个好处是这间房使用移动除湿机,可以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除湿机的风量和新风风量也可以轻松解耦互不干扰。

  于是主卧的新风机日常白天只开最小档,睡眠时间切换到大约80-100风量模式,客房智米新风日常关闭,来人留宿开睡眠档。影音室的新风成为日常绝大部分时间的主力新风。美滋滋。

  直到有一天,跟老婆一起在影音室看电影的时候被投诉了:吵,影响观影,而且太丑了,影响观瞻。责令整改。

  diy新风在室外还算有出路,丑和吵的问题反正不影响室内。装室内的新风,美观和噪声这两个问题成为了当下最大的命门。给你们看看3空净当作新风使用时候,平衡两个成年人大概70-100m3/h的风量,噪声究竟有多大。测量位置在沙发靠背上:

  忘了说,新家入住快两年时间,作为一个高热高湿地区的一楼业主,静电驻极滤芯的衰减速度还是远超我的预期,各种号称3-6个月寿命的静电驻极hepa滤芯,实际测试在潮湿天气下,不会撑过3个月,基本都是一两个月就卒了。买过便宜的第三方滤芯更是质量参差不齐。换滤芯是个很繁琐且容易忘记的事情,我这换滤芯开盖替换五分钟搞定,我实在不敢想象换成吊顶新风,每两个月开一次吊顶、拆洗替换滤芯这工作谁能坚持的下来。

  思来想去,影音室这间房作为新风源头的好处不能放弃,这里冬天可以充分利用热量预热新风,夏季还可以开空调对新风进行预除湿和降温,春季还可以摆个移动除湿机抵抗一下回南天的潮湿,这里做任何操作都不用担心噪音扰人。那么剩下的问题就是如何选一个耐潮湿、低噪音、风量大的主新风了

  耐潮湿的滤芯只有玻纤滤芯,可选的要么是傻大粗的工业FFU,这个太丑直接pass,剩下的只有两个选择500风量的果麦新风GM500,和550风量的秒新新风AIRMXPro1S。

  仔细琢磨了一下二者的结构,果麦的结构就是个放大版的智米,风道和风机结构一毛一样,作为一个智米的用户,嘿嘿,你这大风量能低噪音我信你个鬼,风轮到出风口毫无遮挡,风机搅动空气的各种风噪啸叫嗡嗡声都会直接外泄。

  秒新这边好一些,塔式结构,风机被夹在玻纤滤芯和初级滤芯之间,本身气流噪声就会被滤芯直接阻挡和整流一次,再加上1s主动降噪版本在出风口整了一套主动降噪的电路和音箱,主动降噪耳机大家应该多多少少用过,效果应该有个大致映像。根据实际需求来说,看来看去似乎就没什么别的可选择产品了。

  所以,虽然秒新的价格略微有点辣手,但是考虑到墙上开孔没有犯错和反悔的机会,同时作为一个基民,在2021年的过年之前,赎回部分投资采购秒新的这种行为,现在回头想想还是要为自己点个赞。哈哈哈。

  过年后物流恢复的第一时间,新风主机运到了。之前没注意看重量,一个人在家收货还是惊到了,70kg的重量,比一般洗衣机还要重一圈,再看一眼风量同规格的果麦GM500,20kg。为了让各位直观了解这机器有多大,我把他推到冰箱旁给你们看看。

  一个人在家搬这个还把腰闪了,血亏。但是实际用起来,这个机器整体的表现,尤其噪声抑制方面所做的努力和成效,确实惊到我了。

  首先探讨一下机器为什么重,不同于市面上绝大部分新风主机使用塑料外壳,秒新主机的外壳与框架是非常厚重的喷漆钢板。同时钢板内侧附着了接近3cm厚(我没标错,真的有这么厚)的降噪吸音垫层。我这里拍一张门板你们感受一下,内侧是非常柔软有弹性的吸音棉。

  厚重的门板+足够致密柔软的吸音棉,关门时候甚至有产生了一丝汽车关门类似的厚重感。厚重外壳本身就是被动隔绝噪声的最佳方式,因为声波传播的本质是依赖空气的振动,振动是需要能量的,越厚重的隔绝物质,声音振动的能量想要影响并穿透就越困难。

  这一组钢板隔绝+降噪垫消耗的被动降噪组合有两个好处:

  1.在较低的风量下,机器本身产生的噪声能被机身较为完善的吸收和遮挡;

  2.隔绝墙壁开孔引入的室外噪声(前提最好是新风机与外墙硬管连接)

  具体表现就是100以内的风量,噪声基本不可闻。这还是不开主动降噪功能下的体验。

  但是这是个550风量的新风啊,中后段的表现呢?

在不开主动降噪的情况下

  秒新150风量的噪声,比智米一档也即100风量噪声要小;

  秒新400风量的噪声,比智米三档也即220风量的噪声要小。

而如果开主动降噪,沉闷的低频噪声会突然消失,在中等风量时噪声抑制效果特别明显:

  秒新150风量以内的噪声,基本与夜晚安静的背景声无区别,也即很难感知到;

  秒新200风量的噪声,才与智米一档100风量噪声在分贝值上相当,但是听感上秒新是很轻的嘶嘶声,智米是夹杂着风噪和电机噪声的呼呼声,二者音色完全不同。

  可以这么说,这台机器在开了主动降噪功能时,可以在0-180内风量完全安静的工作,哪怕在夜深人静的环境下,也绝对不会让人觉得不适。这个风量,足以供应屋内5-6个成年人呼吸且二氧化碳浓度不超标了。

  在100以上风量中,主动降噪在开启后,不同风量平均减弱了3-5分贝的噪声值。这个降低感官上是非常明显的。下面两张图分别是不开降噪和开降噪的测量结果

  未开主动降噪

  开启主动降噪后

  换言之,秒新的宣传页上的图,跟我实际测量统计的数值,基本一致,没有虚标

有人会说3-5db能有什么区别?

  可能很多读者都已经忘记了分贝值的定义,那我这里带着大家复习一下初中物理:

  分贝dB定义为两个数值的对数比率:

  看不懂也没关系,我换个表述方法:

在对比噪声大小时,声音功率每增加一倍,分贝数约增加3db

  所以,噪声从33db提升到36db,再提升到39db,噪声功率并不是线性上升,而是指数级增长,39db相比于33db,增长了2*2也就是大约4倍。

  如果还需要一个具体的概念化描述:

  35分贝以内的噪声,是几乎不可察觉的,哪怕是夜深人静的时候,也基本影响不大;

  35-40分贝的噪声,在夜里能被感知,对敏感的人而言可能会有点烦,但是大部分人应该是能接受的,比如空调的风声

  40-45分贝的噪声,在白天活动的室内是可以被完全忽略的。但是在白天安静的状态下是有感知的,在夜晚一般是不可接受的

  45-50分贝的噪声,哪怕在白天,都感知很明显了,尤其接近50分贝的时候,可以说是比较吵了。

  50分贝以上,就属于很吵了,举个例子,油烟机的工作噪声。

  再举一个实际的例子,家里有投影仪(灯泡机,非LED微投)的人应该都知道因为灯泡发热量大,投影仪会有个散热风扇在工作时发出轻微的嗡嗡声。那么这个噪声有多大呢,我测出来在投影正下方,沙发靠背高度,大约是34.7分贝:

  而就在沙发旁边的秒新,在开启主动降噪功能的时候,150m3/h风量的噪声,恰恰也是34.7分贝。等于说能满足5人风量的情况下,完全不会影响影音室的观影体验;而之前用diy的净化器做新风的时候,大约100m3/h的噪声就已经突破40分贝了,差异巨大。

降噪的部分内容有点多,但是我觉得这一点强调再多也不过分,因为见过太多因为噪声问题放弃使用新风的案例,又或者说装了新风但是只敢开睡眠档或者静音档,这样虽然噪声可接受但是实际风量严重偏小,无论管道新风还是单向流新风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

  至于说滤芯容尘量、耐潮耐久性这些从原理上我一点都不担心,玻纤滤芯只会越用过滤效率越高,不怕潮湿空气,5.2平米的展开面积,500g的容尘量(客服问到的),官方宣称可以用2年,实测用了一个多月,ai根据风量*室外空气质量,估算消耗值为6%,符合预期。

  总而言之,这台降噪版本的秒新新风,除了价格有点高之外,在整机设计和做工质量、降噪静音方面的努力和成效、以及玻纤滤芯选型带来的低频次维护便利性和耐潮湿耐久特性,都完美契合了我的使用场景和实际需求。

  这个作业怎么抄,取决于你的预算、新风预计安装位置、当地气候环境。

  如果跟我一样是高湿度区域、且安装位置对噪声极为敏感,秒新新风几乎是不二之选。

  如果实在是预算受限,那么建议购买标称风量足够大的、塔式结构也即风机不直接暴露在出风口的、在机身外壳和风机用料上下本的单向流新风,这样才能保证能以较低档位下实现足够的新风风量,但是噪声又不显著扰人。

  这年头的电子设备,加个WiFi模块加个手机控制APP就大言不惭号称“智能化”,实际从控制逻辑上来讲弱鸡的不行。充其量只能叫做远程控制,跟智能二字完全不沾边。我所理解的智能,或者说自动化控制,应该做到在一次配置之后,后续使用实现润物细无声的自动调整,而不是需要业主实时掏出手机戳APP。

  回到新风的自动控制逻辑,在买秒新之前,主卧的diy新风设定了一个简单的时间规则,白天9点之后卧室没人,风量自动切换到最低的静音档,晚上8点之后,风量再自动切换回较高风量;影音室的diy新风相反,晚上切换到自动模式根据自带pm2.5传感器运转,白天切换到较大风量定速运转;客房的智米新风来客人了手工打开自动档,夜间切换为睡眠档。

  整体而言,这个控制逻辑谈不上智能,只能说勉强堪用。有读者肯定会问,固定一个风速不就行了为什么要调来调去。我来一一解答一下为什这么做,以及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智能控制。

  1.如果是定风量,那么这个固定值一定是为了满足所有人都在家的场景,以我家为例就是3-4个成年人和一个小孩。也就是需要150-200风量。但是其实工作日的一整个白天,家里只有1-2个成年人带小孩,如果出门玩那家里压根没有人。那么定风量就有问题了,首先是风机大风量是要消耗更多电力的;其次在较为极端的夏天和冬天,过大的不必要热空气/冷空气引入室内,会增大制冷和采暖的负荷;第三是江南地区,回南天阶段,大量不必要的高湿度新风进入室内,会让室内尤其低楼层有地下室的业主苦不堪言;最后是超配的风量会带来滤芯的快速耗尽,更换耗材的金钱成本和时间成本同样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2.比较合理的是根据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和变化趋势去自动调节新风量大小。二氧化碳浓度能侧面反馈室内人员多少。比如家里来了客人,二氧化碳浓度肯定会比日常升的更快,合理的控制逻辑会让新风自动及时提升风量来满足新风需求。家人全部外出,二氧化碳会快速回落至500ppm左右,如果有正确的反馈,新风此刻也应该自动降低到最低风量,满足微正压不让室外pm2.5从门窗缝隙渗入即可。

  3.diy的这套新风很难达到以上目标,主要是空气净化器作为自动化策略的执行端,只能选择以下操作,真正可选择的自动化调节项只有“睡眠、最爱、自动”。

  其中睡眠档风量微乎其微,自动档风量是根据机身pm2.5运转,等于说也是常年低档,只有最爱档是可以去定义风量大小。所以说哪怕我去买个接入的二氧化碳检测仪,也没法设置出一条或者多条合乎需求的逻辑策略,实现高二氧化碳高风量,低二氧化碳低风量。

  4.智米新风这类新风设备,机身自带二氧化碳检测仪,靠自动测量,单管一个房间还算ok,如果要他来维持一个大空间比如整屋或者客厅的空气质量,弊端就很明显了,因为客房二氧化碳浓度和pm2.5实际上肯定是会比客厅要更佳,于是现状就是客厅的pm2.5或者二氧化碳浓度已经偏高了,但是客房的智米新风还是慢慢悠悠的不提升风速。

  这些情况,在秒新的套装里,就完全不是问题了,秒新主机不带pm2.5或二氧化碳传感器,而是与青萍合作,随机搭配了一台青萍的空气质量检测仪。

  这个可以测量pm2.5、二氧化碳浓度、TVOC、温湿度的传感器,你可以摆放在室内任何一个地方,而秒新的主机自动化控制逻辑,是根据青萍的反馈数据自动调整新风风量。

  举个例子,我把青萍放在楼上开放式厨房的吧台上,监控客餐厅的大空间空气质量,秒新在楼下的影音室工作,只需要在秒新APP或者青萍的触屏上一键开启AI控制模式,就不需要再操心新风的控制,内置的程序逻辑会让室内空气质量达到PM2.5低于10,二氧化碳浓度低于1000PPM的综合目标。

  实际效果如下图,室内空气质量好的时候,风量会逐渐降低,而中午做饭时间,随着开放式厨房内pm2.5的爬升新风量也自动增大,一方面能迅速压低pm2.5,另一方面充足的新风气流补充,也让油烟机的效果更佳。

  优秀的控制逻辑,让整个风速变化过程是连续平滑的而不是阶梯跳变的,这个特点可以让噪声的变化也是连续而非跳变。其意义就在于风量的变化带来的噪声变动,不会突然的增大吓你一跳,而是循序渐进增大嗓门。

  这套控制逻辑,可以说在控制有效性(传感器青萍可以放置在家里任何地方)和控制算法上(风速的连续平滑变换)已经是我见过的新风里第一梯队的排头产品。

  但是具体控制范围可以更进一步,因为每家每户新风机安装的位置不同,不同人群对于噪声的敏感度也不一样,那么AI模式下的风量范围,如果放开给用户自定义会更好。

  比如A用户新风主机就在客厅沙发边或者电视旁,那么合理的AI自动风量上限应该限制在250以内,这样的风量辅以主动降噪,对日常看电视聊天可以说毫无影响;

  B用户新风主机在阳台,那么合理的AI自动风量上限可以进一步放宽到350-400,这样可以取得效果和噪声更好的平衡。

  C用户新风主机在设备间洗衣房,那AI的上限就可以用550最大风量,图的就是一个效果快。

  希望各个品牌新风厂家人员可以在控制方面更进一步,贴近用户需求解决实际痛点,提供真正的“智能化”、“自动化”的好用产品。

  看过我过往新风文章的读者,应该对气流组织的重要性多少有点心得,单向流新风最难解决的矛盾,通常是装在客厅管不了卧室二氧化碳浓度,装在卧室又控不了需求风量下的噪音问题。

  那么今天我再给大家一个全新的思路,对于大部分还未装修的业主来说,应该是我觉得比较好实现和落地的方案。

单台单向流新风+内循环

  新风主机装在客厅/阳台,日间时候,能很好的照顾到人员最常活动的区域。

  客厅或者走廊吊顶内布置一台150-200风量的单向流风机或者静音排气扇(不需要任何过滤),对接分风箱后送入各个卧室。也即主动将客厅空气推入各个卧室,然后从各个卧室的门缝下回风到客厅,实现内循环。这样夜间时候,客厅与卧室的空气能充分对流与交换,很容易就能实现卧室的pm2.5和二氧化碳控制目标。

  最重要的是,这种内循环机制,因为没有了传统管道新风热交换芯和各种滤芯的阻力,内循环的风机或者排气扇可以实现低噪声、低耗电且大风量的循环送风。

  具体到施工上,这种布置也很容易跳过客厅和卧室南北方向的大梁(如图蓝色标注处),不需要太多的梁上开孔,只要跟水电工师傅加点工钱,就能轻松借助吊顶空间用pe管道+分风箱搭建起来。而且甚至可以用90的pe风管+风口,同样气流流速度下,噪声更低,风量相比75pe管轻松提升1.6倍。

  更进一步,内循环送风主机的控制,可以采取只夜间开启,这样日间客餐厅的饭菜味道也不容易串入卧室。

  对于已经装修完成的业主,如果是对当前管道新风效果不满意的,如果新风有内循环功能(比如),可以试着依葫芦画瓢,补充一台单向流新风专注于PM2.5净化和引入新鲜空气稀释二氧化碳。而原管道新风就退一步承担内循环功能。

  八千字的文章行文到结尾,我来总结提炼一下有借鉴意义的信息吧,抄作业的提纲如下:

  实在囊中羞涩想DIY新风的,最好有室外条件把设备外置,不然噪声很难控制;一两千元的单向流新风,尽量买结构合理标称风量较大的然后低档位使用,100风量以内的设备基本不堪用;高湿度低楼层新风业主,一定记得要勤换滤芯,不然就是过滤个寂寞。无论管道新风还是单向流新风;预算允许的情况下,秒新的产品力真的不错,高容尘量耐潮湿的玻纤滤芯、主动降噪的静音体验,以及最重要的智能控制,真的能把人解放出来,能交给机器自动化抉择的都交给机器处理;新房装修,一台大风量单向流新风+室内内循环的结合,有可能是当前空气质量不佳的客观条件下最优解,能一举解决噪声、净化和卧室二氧化碳浓度控制问题,同时预算可控,施工简单。

  最后。感谢每一个耐心阅读完文章的读者,希望我的分享,能对你装修抉择和生活质量提升有帮助。

  而你的每一次点赞、分享与打赏,都是我继续文字创作分享的最大动力!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133-6050-3273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五

公司电话

133-6050-3273

微信二维码
线
Baidu
map